为生存忍气吞声 深圳企业每年支付15亿美元许可费
2014-09-25广州知识产权律师
面对知识产权在国外被侵权,如果选择维权,企业面临的将是高昂的维权成本。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曾经鼓励深圳一家伽马刀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,后来这家企业官司打赢了,但企业也破产了。真是因为这个原因,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后,大多数深证企业选择了忍气吞声。
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深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5261件,占全国比重为51.2%。不仅是PCT数量惊人,深圳的专利质量也相当高。今年1-6月份,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36560件,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就达13830件。国内专利授权量24715件,同比增加1.6%;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913件,同比增长9.2%。
尽管如此,深圳企业在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往往被国外那些“知识产权蟑螂”盯上,成为他们侵权的目标公司。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对18家深企调研发现,比亚迪、华为、中兴、腾讯、迅雷、宇龙、诺亚舟、迈乐、华旗、纽曼等10家企业均反映深受“知识产权蟑螂”困扰。调研中,有业内人士估算,深圳仅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需向“知识产权蟑螂”支付的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即达15亿美元。
来源:思博网
